降解農地膜作為替代傳統塑料地膜的環保材料,其配套設備的高效運行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。從機械結構到降解性能,降解農地膜設備的維護需兼顧物理損耗與材料特性,以下從日常操作、核心部件保養、環境適應性管理三方面闡述科學維護方法。 一、日常操作規范:減少機械損傷 1、作業前檢查:每次使用前需確認整地質量,土壤應細碎平整、無殘茬,避免石塊或硬物劃傷地膜。例如,山西谷子種植中采用波浪式整地技術,通過開溝與壟背微溝設計,既減少地膜與地面摩擦,又提升滲水效果。 2、動態調整參數:根據地膜類型(如PBAT基材或共混改性膜)調整壓膜輪壓力與牽引速度。若出現橫向皺紋,需減小壓膜輪壓力并增加膜卷卡緊力;縱向皺紋則需反向操作,同時降低前進速度至勻速狀態。 3、接頭處理:更換地膜卷時,兩膜接頭需重疊1-1.5米,并用細土壓實接口,防止漏風或撕裂。山西冬播谷子技術中,采用“一膜雙行三微溝”模式,通過準確覆土厚度控制,既保障地膜穩定性,又促進雨水滲透。 二、核心部件保養:延長使用壽命 1、傳動系統維護:每周檢查鏈條、皮帶磨損情況,及時更換老化部件。例如,薯類收獲機要求所有外露鏈條每日用機油潤滑,每3-5天清洗一次,避免沙粒加速磨損。 2、降解性能監測:全生物降解地膜需符合《GB/T35795-2017》標準,其生物分解率需≥90%。降解農地膜設備存放時,應避免與聚乙烯材料混放,防止交叉污染導致降解失效。 3、電氣系統防護:若設備配備自動報警或智能控制系統,需定期檢查傳感器靈敏度與線路絕緣性。例如,塑料農地膜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通過風機、水泵轉向檢測,可提前預警電機故障。 三、環境適應性管理:應對復雜工況 1、季節性存放:非作業期應將設備墊高存放,避免挖掘鏟、限深輪等部件直接接觸地面。例如,山西旱作農業中,降解滲水地膜覆蓋機在冬季需用塑料布遮蓋,防止雨雪侵蝕導致金屬部件銹蝕。 2、惡劣天氣應對:大風天氣需在膜上每隔1-2米壓土,防止地膜被吹起;暴雨后及時清理設備積水,避免電子元件短路。 3、材料兼容性測試:新地膜投入使用前,需通過人工氣候老化試驗(如GB/T16422.2標準),驗證其耐候性。若設備用于共混改性地膜(如PLA+PBAT),需主要關注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是否達標。 通過標準化操作流程與預防性維護,降解農地膜設備的使用壽命可延長30%以上,同時確保地膜降解周期與農作物生長周期準確匹配。
|